备考资料

晚测政治250621-政治250630 答案解析
发布时间:2025-09-21 14:46:16

6.22

【答案】B

【格木解析】①正确,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》中“九、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”部分指出:“(三十三)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。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,畅通城乡要素流动。”

②错误,④正确,《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(新论)》中指出:“合理的乡村产业布局不仅能促进要素自由有序流动,提高要素配置效率,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,还能推动更大范围内的产业集聚,使涉农企业下沉,形成县带镇、镇带村的多轴联动发展格局,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融合。”助力乡村振兴,应合理在农村贫困地区投放资源和要素。

③错误,《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(新论)》中指出:“立足资源禀赋优势,差异化发展特色产业,县域经济才有更强竞争力。基于一方水土,开发乡土资源,突出地域特点,体现当地风情,这样的产业才能从差异化中提升吸引力,拥有持续力。”并非推动乡村产业同质化发展。

⑤正确,《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(新论)》中指出:“相关地区和部门应立足实际、分类施策,鼓励建设冷库等田间‘冰箱’,实现错峰销售,或在县域关键节  点推动建设农产品冷链集配中心,提升分级分拣、市场集散能力。”

【知识点】常识判断-政治-政治理论

 

6.23

【答案】B

【格木解析】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》指出: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。…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,鼓励农民勤劳守法致富,增加农村低收入者收入,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,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。

【知识点】常识判断-政治-政治理论

 

6.24

【答案】B

【格木解析】B项正确,ACD三项错误,题干提到Y县通过健全蔬菜技术体系、加强科技培育种苗、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等措施发展蔬菜产业,实现了年产值超20亿元,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。体现的是产业的创新发展带来的成果,即B项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,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A项强调缩小城乡差距;C项强调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;D项强调新的生产模式,均与题干中表述的产业无关。

【知识点】常识判断-政治-政治理论

 

 

 

6.25

【答案】B

【格木解析】政治-政治理论。202110月,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,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,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、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全局出发,继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,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,强调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,必须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,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,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,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,必须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
【知识点】常识判断-政治-政治理论

 

6.30

1.【答案】D

【格木解析】政治-政治理论。在推进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实践中,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总结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成功经验,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,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。这条道路有以下主要特征。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。二是坚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。三是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。四是坚持以生存权、发展权为首要的基本人权。五是坚持依法保障人权。六是坚持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。发展人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。人权保障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各国都有权利自主选择人权发展道路,不同文明、不同国家应该相互尊重、相互包容、相互交流、相互借鉴。我们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,践行真正多边主义,积极参与包括人权在内的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以上六条,既是中国人权发展的主要特征,又是我们在推进我国人权事业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,要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坚持好、发展好。

【知识点】常识判断-政治-政治理论

2.【答案】B

【格木解析】政治-政治理论。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不存在领导关系,但存在着法律上的监督关系、工作上的联系和指导关系。

【知识点】常识判断-政治-政治理论

关注格木教育获取备考资料,欢迎加入 湖北公务员考试交流群: 709769401


一手招考信息海量备考干货

扫码关注“格木教育”微信公众号

格木教育订阅号.jpg

招考信息
备考资料